close

三亞蘭花產業帶來的“致富經”

本報記者?袁燕?見習記者?劉少珠 1月10日,三亞吉陽熱帶蘭花種植示范基地裡,各色廚房油煙處理品種的蘭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正在基地勞作的榆紅村村民鐘麗娜前些年把土地租給瞭三亞吉陽熱帶蘭花種植示范基地,又在基地裡打工,有瞭雙份收入。

摒棄傳統合作社模式

確保農民脫貧不返貧

三亞吉陽熱帶蘭花種植示范基地始建於2008年,總面積54.28公頃,含幹溝村委會的3個村民小組(幹溝村民小組、糖房村民小組、高園村民小組)和榆紅村委會的3個村民小組(榆紅第六村民小組、榆紅第七村民小組、榆紅第八村民小組)。

三亞吉陽熱帶蘭花種植示范基地所在區油煙處理機價格域在10年前是附近各個村莊的水稻田,由於離紅沙漁港很近,每年遇到大的臺風暴雨都會海水倒灌,形成鹽堿地和沼澤地,附近種植水稻的農戶每年每畝收入不到1000元。

2008年後,三亞市政府開始引進蘭花種植,由政府出資建設溫室大棚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扶持產業發展;蘭花龍頭企業投資種苗、生產資料以及相關倉庫、辦公、生活設施建設等,基地大棚產權歸區裡,使用權歸龍頭企業,回報金歸農民。“基地采用‘蘭花龍頭企業+農民+標準化’的生產模式,摒棄瞭傳統的合作社模式,避免瞭農民、合作社獨自面對自然災害的風險,農民成為產業工人,按照標準化進行生產,旱澇保收。”三亞市吉陽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此一來,真正實現瞭精準扶貧,確保農民脫貧不返貧。

邊收地租邊掙工資

蘭花產業帶來“致富經”

年已50出頭的鐘麗娜每天早早到三亞吉陽熱帶蘭花種植示范基地上班,施肥、除草、殺蟲、組花、切油煙分離機花、裝花,她對日常的工作得心應手。“我們傢把2畝多土地租給瞭基地,每畝一年有3000多元租金。同時,我還是基地的合同工,加上9年工齡,每月有2200元固定收入。”鐘麗娜說,她們一傢有三代七口人,她的兒媳婦和女兒在基地種小苗,實行計件制工資,多勞多得,“少的時候1000多元,多的時候一個月能掙到3000多元”。

“租讓土地之前是種田,一遇到臺風、下雨等天氣,收成就很難說瞭,租讓後每個月的收入就穩定瞭。每天種蘭花養蘭花,我都舍不得離開蘭花瞭。”鐘麗娜說,有瞭穩定收入後,一傢人住上瞭自建的兩層小樓,現在的心願就是希望收入還能再多一些。

與鐘麗娜一樣,幹溝村的董女士也是一邊收租金,一邊掙工資。“以前我們全傢人每天辛辛苦苦圍著土地轉,還要‘靠天吃飯’。現在我們就每年‘坐收’蘭花基地支付的6000餘元租金,我還到基地裡打工掙錢,算下來比種田劃算多瞭。”

“基地自2010年11月交付生產經營以來,年畝產能達到16萬到20萬元。”三亞吉陽熱帶蘭花種植示范基地有關負責人介紹,基地現有員工70%以上為當地農民,除每年收取土地租金和固定回報金外,加上務工收入和計件工資,每年人均收入近4萬元。基地還免費為農民提供工作服,免費提供技術培訓,使農民成為現代化的產業工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農村發展指明瞭方向。三亞蘭花產業的發展模式,已然成為三亞農民以花卉種植向畝產要效益的成功案例。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83370DF382D04F09
arrow
arrow

    emq262go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